7月25日,由珠海市中欧低碳生态综合试点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的“2017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系列专题培训”,正式迎来第四期。围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两个主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刘晓华,奥雅纳东亚区的交通咨询董事、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客座教授周文生先后分享了国内外先进案例,为珠海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以技术创新降低建筑能耗
刘晓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国际建筑物理学会执委会委员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常务理事,在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方面深有研究。在25日的培训上,刘晓华教授带来了《我国建筑能耗状况与建筑节能》的主题讲座。
“我国建筑能耗约为8.19亿吨标准煤当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以上。”刘晓华教授表示,我国现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需要依靠节能手段实现低碳发展。因此,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规范各类建筑能耗标准定额,通过创新降低建筑能耗。在能耗总量约束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绿色建筑建设的重要思路。
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她以建筑电耗为例,通过观察电梯和室内照明的逐时能耗曲线,并与其他建筑对比,可以掌握建筑是否存在不当能耗。如发现问题,可以从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关闭夜间不使用设备等方面着手提高节能效率。
对于电子设备多、空调能耗大的数据中心等场所,她认为,可通过分隔冷热通道、避免冷热空气掺混;采取局部冷却而非整体空间冷却的方式,将机柜或设备作为冷却对象,进而降低能耗。
最后刘晓华教授指出,建设“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还应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情况等,各地的具体方向和重点也不尽相同。 【南方网】
在太原市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中,重点围绕“一线、两路及示范区”进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皇后园站—太原南站”铁路沿线和小店区学府公园示范片区的节能改造即将开工,共涉及16个小区,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山西晚报】
中房协会长刘志峰: 建筑健康是房地产新阶段的选择
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建筑健康是房地产新阶段的选择,既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又适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同时对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领域亦有积极的影响。
刘志峰提到,在未来,健康建筑的打造需要从五大维度出发,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够为消费者奉献更多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健康产品。
他认为,健康建筑在未来的推进执行中,应该从注重完善健康住宅的标准规范——无论是健康建筑还是健康住宅,首先都应建立符合国情与符合老百姓需求的标准,使之在设计和建设中,符合工业化的多重标准,并要强化绿色建材和部品的标准规范和推广应用。【东方网】
更多绿建相关资讯、视频返回骏绿网首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