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仲夏,晨雾未散,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在林间轻雾中渐次苏醒。村委会屋顶整齐排列的光伏板、街头巷尾风光互补的路灯、游客体验“以竹代塑”的民宿生活……这一幕幕构成了该市“零碳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科技护绿”是龙阁村一道独特风景。村委会楼顶“智慧机场”的无人机每日定时起飞,对周边山林进行自动巡护。画面实时回传林业监控系统,有效替代传统人工巡林,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显著减少了传统巡护过程中的碳排放。
作为宁国市“零碳乡村”创建试点,龙阁村正以“看得见”的方式推进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该村第一书记甘纯指着村委会屋顶的光伏板说:“我们在村委会、主干道等区域安装了光伏系统和风光互补路灯,加上东风坝水电站,年发电量约8.3万千瓦时,节省电费约6万元,减少碳排放超50吨。”更值得一提的是,龙阁村分别与安徽省定埠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方圆0666船舶签订了安徽省交通运输领域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达成1105吨林业碳汇减排量交易,成功打造全省首个“零碳码头”和“零碳船舶”,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探索出一条绿色增收新路。
这一系列低碳实践背后,离不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支撑。在该村储家滩景区的“红杉智慧供电小屋”内,全村能源数据一目了然。“每一度电的来源、去向和碳排放量都能精准掌握。”宁国市青龙乡供电所副所长方聃表示,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系统,通过数字化精细管理,村内清洁能源实现了就地消纳、余电上网,对龙阁村整体降碳贡献显著。
绿色转型不仅体现在能源和生态管理上,更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在龙阁村的“竹隐谷”民宿,原生竹材打造的墙体装饰,将低碳理念贯穿设计运营全过程。“竹材不仅环保,还能自然调节室温,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民宿经营者张梦书介绍,通过使用节能材料和提升能效,今年预计能将运营能耗再降低30%左右。
绿色民宿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塑改竹”“绿装饰”等配套产业发展。目前,龙阁村已有多家民宿启动绿色改造计划,绿色消费和服务正成为吸引游客、提升口碑的关键。
在储家滩码头,充电桩取代加油站,新能源观光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漂流游船也升级为安静的电动发动机,不仅让游客享受便捷出行,提升了旅游体验感,也推动了“零碳景区”建设。景区运营方负责人赵娜娜表示,下一步将在景区游船上线集中式智能充电系统,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与环保水平。